我市马拉松大赛
12月15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宣布正式成立,标志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一竞技vip筹备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同一时刻,2015奥运功能区发展联盟成员大会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体育产业研讨会在鸟巢召开。国家发改委、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和北京市、朝阳区相关委办局领导,学术界和企业界的有关专家,奥运功能区发展联盟成员单位的代表,奥运功能区内9个街乡负责人等120余人参加了会议。
北京奥运功能区发展联盟自2010年1月成立以来,在联盟成员单位的积极参与下,从最初的28家单位,发展壮大到目前的43家。据了解,奥运功能区发展联盟是一竞技app为适应奥运后园区产业发展的需要,本着共建、共赢、共享的原则而成立的,对于加强园区内企业沟通交流、自我管理和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奥林匹克公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田巨清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田巨清介绍,在08年奥运会后不久,北京市政府即成立了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管委会,主要是一竞技为了积极探索从赛时竞赛运行向赛后长效发展平稳过渡,保持科学有效的经营和运作,保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促进园区的产业化发展。几年来,园区在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组织建设等诸方面积极开展规划政策研究,明确科学发展思路,形成了园区内企业良好的发展态势。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关怀指导下,在功能区各企事业单位的努力探索下,在周边街乡的支持配合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下,奥林匹克公园园区为世人呈现了安全、有序、整洁、优美的环境,开创了体育、文化、旅游、会展和商务服务业五大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7年来,功能区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43亿元,完成区级收入356亿元,年平均增速达到15%,发展势头强劲;区域先后荣获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全国首批城市中央休闲区等称号,示范引领作用凸显;区域累计成功接待中外游客超过3.4亿人次,对北京市增加值的直接拉动贡献达450亿元,间接拉动贡献达600亿元。园区先后举办各种大型活动及高端会议展览6200余场,其中国际性活动达到800余场,逐步形成了品牌化、系列化和产业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去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出台以来,市场反响强烈。各部门、各地方配套政策的密集出台,给体育产业提供了令人振奋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当前,良好的发展环境和趋势让社会资本对体育产业关注度与日俱增,体育产业正逐步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发展板块,形成了政府积极推动、资本踊跃投入、业界振奋进取的良好局面。
当前,奥运功能区正面临着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需求:尽管“十二五”期间奥运功能区已基本形成了集体育、文化、旅游、会展、商务于一体的新型城市综合功能区。但是,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仍然较大,高端产业业态发展不充分,体育、文化等主导产业的产业链较短,附加值较低,辐射带动力不足。
田巨清在讲话中指出,奥运功能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需要紧抓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区域体育、文化、会展、旅游等要素资源的核心作用,促进体育与文化、旅游、科技的融合发展,催生新的产业业态,为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
“十三五”期间,奥运功能区将全面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五大理念,围绕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和首都“四个中心”建设目标,充分发挥“国际交往联络窗口、文化展示交流平台、国家体育休闲中心”核心功能,突出奥运品牌优势和区域独有的资源优势,提高发展质量,促进管理水平精细化,加强园区体育产业研究,推进区域协同,实现奥运场馆资源利用惠及周边社区民众。
国家体育场副总经理杨向阳在会上介绍了鸟巢近年来的发展经营情况:
2015年8月,北京迎来了2008年奥运会后级别最高、影响最大的的国际体育赛事——北京田径世锦赛。作为场馆方,鸟巢出色地完成了本届世锦赛场地改造提升和运行保障任务,为世锦赛的“精彩、成功”举办做出重要贡献。在经历北京奥运会、田径世锦赛的历练后,国家体育场积累了丰富国际赛事运行经验,拥有一支专业的场馆管理团队,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做好了充分准备。
作为国家级体育场,鸟巢在赛后运营中一直都高度重视发挥其体育功能,举办了多项高水平的体育赛事和一系列公益性群众体育活动。其中,包括引进了国际田联世界田径挑战赛、北京国际马术大师赛、“沸雪”世界单板滑雪赛、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杯长期落户鸟巢,吸引意大利超级杯足球赛、ROC世界车王争霸赛、CX中国极限赛总决赛等国际品牌赛事在鸟巢举办,还利用国资系统平台优势举办了南美超级德比杯足球赛、“2015年奥迪足球峰会国际足球友谊赛”等世界顶级足球赛事。在举办体育赛事的同时,鸟巢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开展了一系列鸟巢公益群体、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和培训讲座,得到了基层体育爱好者和青少年的广泛关注,参与人数累计达到10万人次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十三五”期间,鸟巢将借筹办冬奥会为契机,抓住国家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历史机遇,在加强体育本体产业的基础上,不断延伸体育产业链,探索体育产业的创新发展,更好发挥场馆的体育功能。
一是办好鸟巢田径运动。在政府相关部门积极争取下,在鸟巢连续举办了三届的国际田联世界田径挑战赛北京站比赛有望升级为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延续国际顶级田径赛事在鸟巢的举办。公司将与时博国际合作,继续举办北京鸟巢半程马拉松赛,培育北京马拉松赛事新品牌。
二是抓好鸟巢足球运动。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把足球改革振兴提升到国家层面,足球产业市场化进程提速。随着中超俱乐部投入增加,联赛水平在逐步提升,国内球市开始升温,国家队比赛也越来越多的受到球迷的关注,国内足球发展迎来了黄金时代。鸟巢将积极争取引入中国国家足球队相关的赛事,提升中国之队品牌形象,为中国足球发展贡献力量。同时,积极引进或自主举办高水平国际足球赛事,满足广大球迷的观赛需求。
三是推进鸟巢冰雪运动: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带动3亿中国人特别是青少年以各种方式参与冰雪运动。鸟巢将抓住冬奥会契机,积极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冰雪项目,提高冬季场馆利用水平。继续举办“沸雪”北京世界单板滑雪赛和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杯赛,同时考虑引入具有观赏性、普及性的冬季赛事。结合滑雪体育赛事,全面升级“鸟巢冰雪季”,实现项目创新和品牌升级,为冬奥会营造良好氛围。
此外,还将举办北京国际马术大师赛等品牌赛事,打造多元化的体育赛事体系,充分发挥鸟巢的体育功能。
与此同时,鸟巢中心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积极开展公益体育活动
按照“社会性、公益性、群众性”的经营理念,国家体育场将合理、充分利用场地资源,积极开展公益体育活动,履行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青少年体育活动。继续支持青少年运动的发展,延续“鸟巢杯”系列青少年赛事,探索开发青少年足球、棒球等体育运动培训项目,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计划与相关机构合作,引进“百万青少年进鸟巢”的教育活动,让更多年轻人爱上运动、爱上鸟巢。
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依托场馆自身大型赛事平台的优势,有效整合社会体育活动资源,共同开展有专业性、指向性、品牌性的系列市场化社会体育活动,承办大型企事业单位职工运动会和学校运动会,引领行业内全民健身的发展。
残疾人体育活动。鸟巢将加强与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合作,合理规划档期,提供足球场地供盲人足球队日常训练和比赛使用,为国家队储备并输送足球人才。同时,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帮助球队开展市场化运营。
国家游泳中心副总经理李云峰作了《水立方体育产业发展与展望》的专题报告,他指出,
北京奥运会后,水立方一直将体育视为场馆发展的核心动力,积极引进具有影响力的国际赛事,2010年10月,国际泳联旗下短池游泳世界杯系列赛北京站首次落户水立方。此后,国际泳联跳水系列赛北京站、花样游泳大奖赛、世界女子水球联赛总决赛等国际赛事先后在水立方举办。其中,中国女子水球队凭借驻场优势,在比赛中历史性夺得冠军。迄今为止,短池游泳赛事在水立方已经成功举办6年,跳水系列赛也成功举办了5年,花样游泳大奖赛成功举办两届,各项国际赛事的社会影响逐步培育,运作模式不断完善,水立方成为高端体育赛事云集的重要平台,众多国际游泳名将争相角逐的舞台。同时水立方冠名赞助了北京市三支游泳队伍,还为游泳、跳水、花样游泳、水球运动员提供训练场地,鼓励北京游泳队伍参加国际国内重要赛事,为竞技体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作为奥运场馆,水立方不断续写着奥运的传奇,在赛后利用的道路上展现出非凡魅力。
为丰富场馆运营内容,按照既定规划,水立方在2009年10月至2010年7月,实施“赛后二期改造工程”,形成既能举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又能为公众提供体育健身、文化休闲、旅游参观综合性服务的大型室内多功能水上中心。谋划展场馆多元化运营的同时,水立方就践行“全面场馆”的社会使命,提高场馆开放水平,于2009年向社会开放热身池用于群众游泳。为推动全民游泳健身运动发展,水立方于2013年6月成立水立方游泳俱乐部,依托奥运场馆水立方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坚持奥运水质标准,提供以会员为核心的优质服务,业务涵盖群众游泳、游泳培训、群众赛事、泳品售卖等领域,获得游泳健身消费者广泛认同。年度经营收入从开放之初的500万元逐步上升到1500万元,现拥有会员超过1万名。迄今为止,水立方已经累计为115万人次群众提供了游泳健身服务,水立方内的亚洲最大室内水上乐园共接待146万人次,举办各类群众游泳比赛,加强与学校合作,教会万余名青少年学会游泳。今年以来,水立方游泳俱乐部构建和完善了游泳培训管理体系,开发了游泳培训的网上平台,努力形成业务发展规模,实现游泳培训项目的管理输出。同时,水立方还广泛举办各类群众性游泳比赛,推动全面游泳健身开展。今年以来,已经举办了以推动大众健身指导和体育场馆管理水平的全国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选拔青少年游泳后备人才的北京中小学生游泳比赛、业余游泳高手云集的北京市民游泳公开赛等。
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对于冬奥会筹备的重要指示精神,发挥奥运场馆在发展普及冰上运动,宣传推广冰上文化中的带动作用,水立方开展了前期调研论证,计划在明年开展比赛大厅冰场改造施工,水立方比赛大厅预计将在2016年底实现冰场功能,具备公众滑冰和举办一般冰上比赛条件,随着冰壶赛事及相应的冰上项目业态运作,承接冰上比赛、水上比赛,可以实现“冰”“水”业态的快速转换,冰上运动和大型商业活动的快速转换,为水立方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另外,水立方还将筹划南广场群众性地下冰场建设,设置冰壶赛道,平日及赛时可作为训练及热身场馆,满足人民群众冬季运动需求,同时可以在冬奥会后保留为冰壶运动遗产。南广场群众性地下冰场将集群众滑冰健身、冰上培训、娱乐餐饮、体育旅游、演出活动多功能于一体,实现可持续经营,成为融合体育、文化、旅游的重要平台。在冬奥会的筹备中,水立方将成为发展普及冰上运动,宣传推广冰上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融合体育、文化、旅游的重要平台。
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易剑东在发言中重点介绍了《奥林匹克公园体育产业综合发展报告(2014)》。
据了解,作为被奥林匹克公园在体育产业发展衡量指标方面的创新,同时也作为我国创新性的评价园区体育产业发展状况的硬指标,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体育产业发展指数不仅是奥园体育产业综合发展的评价工具,同时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量化评价研究具有积极地引领作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体育产业指数自2013年发布以来,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反响。
经计算,2014年园区体育产业发展综合评价值较2013年增加了21.6%。奥园体育产业指数为4.289,相比2013年增加了0.289。该数值表明园区体育产业发展总体保持了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发展指数的稳中有升表明,即使受到APEC会议等重大事件的影响,园区体育产业发展依然表现出较强的内生能力和抗外部冲击能力,尤其是体育主体产业中的体育培训、体育竞赛,体育关联产业中的体育会展、体育用品销售是促进园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生力军,在整个园区体育产业发展格局中具备了较强的竞争优势。而体育旅游和健身休闲表现偏弱,是在为了需要重点培育的领域。
易剑东教授在报告中提出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产业发展的建议:一、重新审核绩效考核标准,构建促进园区可持续竞争力的长效评测机制;二、维护园区招商引资品牌,协助园区内企业获取政府引导资金和项目;三、顺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积极大胆“走出去”和“引进来”,大力发展引进多种创新科技性经营性项目;四、开拓特色旅游项目,促进体育休闲观光产业发展;五、重视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有序推进教育与科研产业化;六、重视金融与风险资本经纪,培育“互联网十”时代经济增长点。
在主题对话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就奥园体育产业年度报告和发展指数和奥园体育产业发展发表了精彩的观点。
3条评论
Absolutely love this product! It's exactly what I needed and works perfectly. This is my third time ordering from this seller, and they never disappoi
性价比很高,用了一段时间没有任何问题,点赞! 客服态度很好,发货也很快,体验非常满意。
Fast shipping and great customer service. Very happy with my purchase. This is my third time ordering from this seller, and they never disappoint.
发表评论